「原箸三」入選數百個《誠品旅遊節》商品中的12個!!

誠品旅遊節1  

照片為誠品展示照片。

感謝大家的支持~

 誠品旅遊節2  

誠品旅遊節3  

誠品旅遊節4    

原箸二、三代,在全省誠品書店及誠品網路書店皆有販售!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uan Design(環原設計)又辦「一筷吃夜市」活動瞜~

即日起至2011/4/30止,只要寫下您的姓名以及令您感動的夜市小吃名稱及特色,

Mail至hsu01@yuandesign.tw,將免費獲得「原箸2」創意隨身筷一組。

環原設計邀您一「筷」吃夜市。  

一「筷」吃夜市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t-worry-Africa.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reet-Art.jpg

如果有人問我說人生的趣味在哪?我會回答:everywhere! 而讓everywhere都成為有興趣的方式就是利用你小時候整天依賴的“想像力”。我們在欣賞其他作家創意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讓自己好好重新檢視這個世界呢?peace.

Street-Art_1.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dex_01.gif

最新一期的DESIGN設計電子報把Yuan Design(環原設計)的原箸系列連結,讓設計與筷子更加親近接觸,詳見DESIGN電子報
2011年3月。

b02.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sonicties_tape_med_black_full.jpg

編織的藝術讓許多原本單純的材質隨著編法的運用而成為人們所能欣賞或使用的物件。其中,Cassette Tape Necktie 卡帶卷領帶就是利用其中這一點,將音樂卡帶的帶卷線視為放大版的織線編織而成領帶。以現在看來,這種音樂卡帶幾乎已經成為歷史了,許多的音響或音樂設備老早就刪除音樂卡帶的播放裝置,也因為如此,音樂卡帶已漸漸附有“復古”或”稀有“的印象,收藏價值的額外心態就超過物品原本所想提供的服務。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c-man-nails.jpg

平凡的鐵釘也可以因敲面(小精靈造型)的改變而更加有趣。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11月27日訊】

 筷子與刀叉不僅表現了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同時也蘊涵著東西方人不同的生存方式與特點及淵源。據北京科技報26日引述浙江大學遊修齡教授認爲:東西方出現進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環境有關係。筷子要發源於有竹子的地方,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相關聯。 

chopsticks.jpg

據《禮記》中的記載推測,當時人是用手把飯送入口的。後來由於人們在燒烤食物時,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類的工具來放置和翻動食物,在炊具中燒煮肉塊和蔬菜的羹湯,也要用它們來取食,久而久之,聰明的先民逐漸學會用竹條來夾取,這就是筷子最早的雛形。

筷子古時候單叫箸,《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在《韓非子》特別提到以荒淫奢侈聞名的紂王,使用「象箸」進餐。由此,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不過,研究表明大約到了漢代以後,才普遍使用筷子。後來,「箸」又演變爲「筷」,之所以得名與中國古代江南民間忌諱有關,民間行船時諱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飯時離不開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後來爲了和常說的「快」區分開來,便加上了竹子頭。

遊修齡教授指出,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聲。」則恰好驗證了飲食用具與環境有關係這樣的結論。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料想方的扁的,長的短的,硬的軟的,統統可以一夾就起來,確是神奇。筷子,曾載譽著華夏朝朝代代飲食文化的傳統與文明,也曾使有著五千年傳統理念的華夏子孫引以自豪。

刀叉最初起源可追溯到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他們生活在馬上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後,爲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子。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裡不雅觀,改用叉子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子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具,但叉子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子,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

作爲西方主要食具的刀叉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雖然它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然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食具。適應於歐洲人飲食習慣。它和筷子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觀念。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ulger Plumen 001 Light Bulbs.jpg

燈泡的發明加速增長文明的發展,Hulger Plumen 001 Light Bulbs 號稱是全世界第一款設計師低耗電燈泡。特別的是它竟然有長達8年的使用壽命,而且與以往的傳統燈泡相比,它節省80%的用電效率。而燈泡的設計講曲線拉長,並回流交錯至原處。使用兩個相同的燈泡造型,結合成走線優美的設計。

plumen001_04.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Monarchy-Stool-Rocking-And-Swiveling-Stool.jpg

Monarchy是一個可以坐在上面晃來晃去的搖搖凳子。是由希臘籍設計師Yiannis Ghikas為比利時
公司Feld所設計的趣味傢具。

The-Monarchy-Stool-Rocking-And-Swiveling-Stool_1.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策劃的「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於12月23日舉行設計成果發表會,故宮典藏豐富的書畫、瓷器,經過業者靈感發想,化成了充滿文化元素又具美感的皮鞋、筷子、珠寶飾品、文具等日常用品,令人驚艷。這些商品已經陸續取得故宮授權,以雙品牌的模式在市場上推出,反應相當熱烈。

R0019659.JPG

環原設計於這次發表會以環保箸與環保袋由設計師James(林崇哲)、Peggy(陳沛旻)與Sam(王鄉誠)進行創意聯想。其中,環保箸分老饕環保箸與小饕環保箸各八種色系供展示;環保袋也有天藍紫斑包、畫中有花包與翠玉白菜包三種與故宮經典文物做結合。

IMGP5312.JPG

故宮院長周功鑫指出,如何讓設計師們善用這樣的收藏,是他們舉辦文創研習營的最大目的,長達半年的研習時間,邀請名師打開設計師們的五感知覺,以及對故宮文物的理解,希望協助故宮豐富的收藏轉化成另一種價值。

  

故宮文創研習營成果展2++.jpg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coneye_Toogood_Assemblage_620.jpg

〝Studio Toogood〞 於今年的倫敦設計節以自然元素為主題,

創作了一系列的概念產品,並命名為〝Super Natural exhibition〞 


iconeye_Toogood_Assemblage_2_1.jpg

將老舊的望遠鏡盒加工再製後,成了隨身包包。

iconeye_Toogood_Assemblage_2.jpg

運用常見的幾何元素礦石製成的地燈,是否有種簡單又獨特的美感呢?

iconeye_Toogood_Assemblage_3.jpg

球體、圓柱、立方塊,蓋上強化玻璃,獨一無二的茶几就此誕生。

iconeye_Toogood_Assemblage_4.jpg

英國特有木材製成的鍬形單椅。


ICONEYE http://www.iconeye.com/

STUDIO TOOGOOD http://www.studiotoogood.com/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筷子有很多文化,武林中還有筷子功。影視文學作品中亦有表現,最誇張的是不動聲色地用筷子夾住空中飛舞的蒼蠅,嚇退綠林好漢。

  仔細想一想,中日韓三國筷子各有千秋。中國筷子平頭,日本筷子尖頭,韓國筷子金屬,為何同祖同根同為筷子,卻有此差異?我老是說凡事都有道理存在,只是有時我們不知而已。

  
        中國餐飲文化中禁吃或少吃生食,尤其魚肉一類。我小時候聽說的吃生肉的,都是魯智深之流,所以中國筷子功能是夾。我姥爺在飯桌說過,夾得起就吃,夾不起就別吃。絕對不允許夾不起時用筷子紮起食物。後來我在老家又聽說紮饅頭紮飯是祭奠死人的。

  
        日本與中國餐飲相反,極喜生食。尤其生魚片,為日本餐首選。生魚片滑而不易夾起,故日本文化允許紮住魚片,如同魚叉。加之日本為分餐制,一人一份,筷子短而尖,只為自己啊,不像我們共餐制。

  
       韓國人喜燒烤,金屬筷子應運而生。竹木筷子上了炭爐,吃不成肉還狼煙四起,金屬筷子可以避其弱點;但金屬筷子沉重,平時吃便飯顯得有些滑稽。

  
      
中國人過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貧富。筷子越長,家產越殷實,原因很簡單,大戶人家吃飯菜多,筷子長了好夾住遠處的菜。過去沒有轉盤,多好吃的菜也轉不到你的面前。因此我們能發現小小筷子文化,衍生道理許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筷子文化說略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10:26

有人說中國人“心靈手巧”,特別是中國的手工藝品十分精美,與中國將筷子作為餐具有密切關係。這恐怕不無道理。因為筷子構造極其簡單,用它攝取食物全在於駕禦的技能。小孩子從吃飯開始就學用筷子,他們從實踐中揣摸體會出持筷的奧妙,久而久之,自然得心應手,也使手指技能更為發達。另外,由於筷子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不少民間文藝作品也以筷子為創作題材,中國不僅有筷子詩、筷子謎語、筷子故事、筷子雜技,而且還有筷子舞。這種舞蹈原是蒙古族歷史久遠的男子獨舞,後來發展為男女集體舞。表演時舞者手持一束束筷子,伴隨樂曲,用力擊打,時而旋轉,時而跪蹲,動作剛勁,節奏強烈,有濃厚的草原生活氣息。可見筷子也促進了中國其他文化、藝術的發展。也許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西方國家的人們對中國的筷子越來越發生濃厚的興趣,有些國家近幾年來還掀起「用筷熱」,一些企業、學校和政府有關部門竟建立了專門教人學用筷子的「培訓中心」。

中國筷子的類別很多,據上海收藏筷子的蘭翔先生說,以材質而論,中國筷子主要分為金屬筷、竹木筷、牙骨筷、玉石筷和密塑筷五大類。金屬筷中分銅筷、金筷、銀筷、鐵筷、鋁筷、鈦筷和不銹鋼筷。銅筷歷史最久,金筷最為名貴,鈦筷是金屬筷中的後起之秀。竹木筷中分竹、木兩目,而竹筷中較有名氣的是天竺竹筷、紫竹筷、楠竹筷;木筷中又以紅木筷、華梨筷、楠筷、鐵凝木筷、冬青筷、杜仲筷、棗木筷、烏木筷等較受歡迎。而烏木筷在木質筷中身價最高,冬青筷與烏木筷相比,則顯得較為樸素淡雅,使用者最多。牙骨筷中,除歷來被認為是上等高級餐具的象牙筷和犀角筷外,還有用象骨、駝骨、鹿骨制筷的。玉石筷的最大特點是以色取勝,分白玉筷、粉玉筷、墨玉筷、糖玉筷、黃玉筷、碧玉筷、岫玉筷。現在市場上賣的大多為岫玉筷,以綠松玉石筷較為名貴。密塑筷是筷子家族中最年輕的品類,它色澤乳白,很像象牙筷,製作簡便,物美價廉,便於攜帶,輕巧牢固,流行很快。此外,歷史上也有人以瓷制筷的,但因易斷,難以發展。後世也有玻璃筷,透明晶亮,非常可愛,但易破碎,人們總有不踏實之感。筷子的形狀主要有圓筷、方筷和尖頭筷三種。

在這些不同質地、形狀的筷子品類中,有許多又是觀賞價值較高的工藝品。它們或方圓有致,樣式精巧;或描龍繪鳳,玲瓏剔透;或妝金鋪銀,鮮豔奪目;或精雕鳥蟲,千姿百態;或鏤刻詩文,刀工細膩,均能使人愛不釋手。福建的漆筷、杭州的天竺筷、陝南的冬青筷、北京的牙筷等,無不纖巧秀麗,享譽世界。

使用筷子可以健身前已述及,這裏要講的是筷子家族中有些還具有特殊的保健醫療作用。銀筷可以試出毒物早為我們祖先所運用,現代科學也完全解開了其中之謎。銀在水中不斷釋放出大量銀離子,它能迅速滲入一切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菌很快脫水、缺氧而死亡。其殺菌力之強大,令人咋舌。據測定,一份銀粉可殺死一千萬份水中的細菌。實驗表明,野外斷飲用水時,只要將銀筷(器)浸泡在水中攪拌一會,沉澱後即可安全飲用。玉石筷的殺菌去毒作用也極為神奇而明顯。生物物理化學分析表明,許多玉石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銅、鈷、鋅、鎂等,用玉石筷子進膳,能經口腔接觸和食物汁浸潤進入人體,調節生理機能,強身祛病。還有一些玉石具有奇妙的物理特性,像金剛石能吸收並積蓄陽光短波,成為理想的「天然紫外光貯器」,如果用金剛石筷進食,它可殺消食物中的菌毒。而另一些玉石,明處吸光,暗處(如送飯菜進入口腔)放光,而當光束對向某穴位時,就像針灸一樣,能產生極佳的治療和強身作用。至於用某些木竹筷可治療疾病更是中醫實踐所證明過的。像用杜仲木制的筷子,性溫味甘,具有很強的補肝腎、壯筋骨、益氣脈、降血壓的作用;棗木筷插在飯中,能隔餐不餿;天竺筷性寒味甘,可清熱去寒、生渴鎮嘔。還有像用名貴珍稀中藥材犀角制的犀角筷,性寒味苦酸堿,其涼血、清熱、解毒的作用相當強大,對治療昏狂、熱譫、斑疹、嘔血、鼻血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說到筷子文化,就不能不涉及到刀叉文化。眾所周知,當今世界飲食文化,就食物送到嘴裏的仲介物而言,大致分為以非洲大陸和西亞為主的手拿文化,以歐洲為主的刀、叉、匙文化和以中國為主的筷子文化。這裏且不說手拿文化,僅就筷子和刀叉匙的使用作一簡要比較,就可看出筷子蘊含著強烈的中國文化氣息。

食物原料是選用進食工具的前提,以歐洲為主的西方國家,歷來以漁獵、畜牧、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肉食較多。刀子曾是歐洲社會家長權力的象徵。整塊烤肉由家長用刀子切開分給每個家庭成員享用,這種傳統一直遺存到現在,至今分割燒雞等燒烤大件食品仍是父親的任務。使用刀子和叉、匙,從而確立了按每個人分餐盛盤的現在歐美進餐模式,這是近代才有的事情。中國不同,是以採集、種植為主,以漁獵、畜牧、養殖為輔,素食較多,故用筷子。早在周朝,筷子不僅是進食的工具,而且還被視作為一種禮器,足證它是多麼重要。碗與筷子一樣,都是重要的食器之一。不難想像,用碗盛飯或面類食品,若不用筷子而用刀叉,那可真有幾分雜技表演的滑稽意味了。

東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根本特性是進食工具不同的又一重要原因。西方文化重視個性,講究單一,追求獨享。一餐雖然食用許多不同原料,但多是一個個單獨的烹調,至多是烹調好後再組合在一起。進食時多實行分餐制,加上因怕破壞營養,火候不足,食物塊大而硬,所以用刀叉匙配套工具。中國文化崇尚中庸,講究調和,追求的是整體效果。製作菜肴是將多種材料綜合烹調,牛、羊、豬、雞等肉多是切碎成絲、片、丁、塊,完全可以用筷子自由挾食。即使是像烤乳豬、烤鴨等大件菜,也是由廚師用刀削成片上席食用。至於「德州扒雞」、「蜜汁火雞」等另一類大件菜,也是烤製得十分酥爛,不需要用刀子切割。

可見,中國使用筷子既是中國飲食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文化特色的具體反映。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刀叉因為適應歐洲人飲食習慣而出現,它和筷子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觀念。

  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據游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後來走向定居生活後,歐洲以畜牧業為主,麵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進口裏。到了城市定居以後,刀叉進入家庭廚房,才不必隨身帶。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作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餐具。

   大約15世紀前後,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裏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

  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進而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游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

  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但是它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筷子是一種文化傳統的象徵。華人去了美國、歐洲,還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筷子刀叉到底誰更先進,各家說法不同,其實各有各的智慧。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料想方的扁的,長的短的,硬的軟的,通通可以一夾就起來,確實神奇。這一直很讓中國人驕傲,並將其視作先進的象徵。

  不過最近卻有學者反思認為:「從真正人類學發展的科學角度來看,筷子是一種極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多數人種在剛開始學會使用工具時,都懂得用幾根樹枝來取代手夾起食物。不含任何複雜的工藝技術。歐洲人卻率先進化,以石刀替代樹枝,進而發展到金屬刀具,最後又發展出叉子。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繁瑣的西餐禮儀。刀叉正是歐洲人工業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種最直接反映,自己動手,獨立性強,重推理,重解析,更有利於鍛煉思維能力。而拿筷子的華夏人則是吃現成的,不必思考,一點東西你推我讓,團團圓圓模棱兩可,凡事愛持模糊概念,所以思維能力不發達,未能產生工業革命。」

  這種聲音確實有些讓人振聾發聵,不過所謂率先進化的觀點卻有失科學了,將刀叉概括為工業文明和理性精神更是牽強。不過有一點需要肯定,同筷子的簡單相比,刀叉種類較多,屬於專用工具,但由於這種「專」往往表現出「大巧若拙」而被國人忽視。回到餐桌上,也許應對燉得稀爛的黃豆豬蹄,筷子還能遊刃有餘,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慚形穢了,刀叉這時表現出它們的專業特長。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於筷子和刀叉與思維方式的關係很難得出結論。不過關於使用筷子更有利鍛煉思維能力的說法卻著實有科學依據。科學家們曾從生理學的觀點對筷子提出一項研究成果,認定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從而刺激大腦神經系統的活動,讓人動作靈活、思維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學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元日本記者採訪時,也有一段很精闢的論述:「中華民族是個優秀民族,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是高妙絕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真是高明極了!」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變形傢具

 

因應現代都市住家空間日益縮減,

此款傢具可針對不同場合變換成不同功能

 

螢幕快照 2010-09-26 下午2.46.36.png

平時可為2~3人坐長椅

螢幕快照 2010-09-26 下午2.46.51.png螢幕快照 2010-09-26 下午2.47.06.png

如需用餐,可將零件分開重新排列可組合成桌面

螢幕快照 2010-09-26 下午2.47.17.png 

剩餘的組件就成了4張餐椅,

來杯下午茶吧!!

 

 

title large.jpg 

http://www.ree-design.co.uk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