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箸文章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箸」這個名稱,始於先秦。

    據現在能考察到的「箸」字,最早出現在《詛楚文》裡。

    戰國後期,約在公元前270年左右,《荀子‧解蔽》中記有「箸」。約公元前240年左右,《韓非子‧喻老》中也有提到「箸」。而據先秦資料寫成的《禮記》一書,在《曲禮》部分又提出箸的另一名稱為「梜」。

        秦代,李斯《峰山碑》石刻上有「箸」,秦末漢初的《春秋事語》中也記有「箸」,表明「箸」,表明依然使用。

        到了漢代,箸的名稱又有新音,寫法也出現了多樣。《史記‧留侯世家》裡用「箸」,但《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裡則書寫箸為「櫡」,出現了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東漢時,許慎《說文解字》對「箸」字,從字形到字義又做了概括,認為「箸」,「飯敧也」(段玉裁注:敧者,側傾意,箸側傾用之),這既總結了歷代名稱的來由,又為後人所沿襲。而鄭玄在為《禮記‧曲禮》中的「梜」作註時,又記下了「今人記箸為挾提」一事,反應了箸的另一新的稱呼-「挾提」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已經出現。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箸」已被寫為「筯」,此見於干寶《搜神記》及劉義慶《世說新語》等著作中。此外,三國時魏人張揖《廣雅》中提出了箸的另一名稱「梜」的另一種寫法-「筴」,認為「筴謂之箸」。

        隋唐五代時期,「箸」、「筯」同時使用。宋代,「箸」名仍沿用,也有用「筯」名。元代,官至南台監察御史的周馳,在其所著《如是翁集》裡有一首五言詩,題目為《箸》,可見元代對筷子仍稱為「箸」。

        明代是「箸」改為「筷子」的時期。明朝陸容《菽園雜記》的原話是:「吳俗,行舟諱言住,箸與住同音,故謂箸為筷兒。」行船最怕的就是船停住不走,而且希望船走得快,怎麼能每次吃飯時就「箸」一次呢?當然要每次都「筷」啦。快字上面加個竹花頭,當然顯示這筷子是竹製的了。以「筷子」作為箸的另一稱呼,至遲從此開始。當時,仍有人稱筷子為「箸」的,如《水滸傳》、《西遊記》裡,便不寫「筷子」而仍寫為「箸」。

        總而言之,「箸」曾被寫為「梜」、「櫡」、「筴」、「筯」、「挾提」,最遲在明代則被改稱為「筷子」。而今人們多稱筷子,但仍有人稱之為「箸」或「筯」。事實上,從明、清、民國至今,箸、筯、筷子、筷儿同時共用,此現象已延續六七百年之久。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古時代,人類並不懂得要憑藉什麼餐具享用食物,甚至沒有嚴格意義的烹飪,也沒有規範的進食方式,人們隨手將食物取來送入口中,一切順其自然。當飲食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進餐方式開始有一些變化,人們不僅發明了烹飪用具,也創製了一些進食用具。

古代中國人使用的進餐用具,主要有匙和箸兩類,還曾一度用過刀叉。現代考古學提供的證據表明,中國人使用餐匙的歷史十分悠久,餐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古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進食時一般都是匙箸並用,文獻中也常常是「匕箸」並提。所謂匕和箸,即是我們現代所稱的餐匙和筷子。

筷子,古稱箸。

箸是中國古代獨特的發明創造。中國何時有箸?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箸的起源,應該是與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現的農耕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陶烹、熟食的普遍,應是箸的產生和使用的契機。因而,我們認為,中國箸文化的源頭要到新石器時代遺存中去尋找。

近年來,研究指出,中國箸的使用或匕箸並用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這是華夏民族祖先的粒食、熱食、羹食的出現及陶質碗形盛食器的使用為特徵的農耕文化配套產生和發展的一種文化現象。而陜西臨潼姜寨(距今6600年至6000年)、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7000年)等遺址的出土物,更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六七千年時,箸已成為我們祖先的進食用具了!

中國至遲在商代中期已較普遍地使用箸了

其主要依據先秦典籍之外,還有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我國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先後出土的商代箸文物。

最早提出箸在中國使用年代的典籍是戰國時期韓非的《韓非子‧喻老》。該篇記述:「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土陶器),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也就是說,商紂王以象牙做筷子,它的叔叔箕子擔憂,認為象牙筷子和土鉶(土陶器)是不相配的,只有犀角和玉做的杯子才相稱,而用象牙筷子和玉杯,當然就不能用豆和藿菜做羹了。韓非的記述肯定了商代已經用箸。

其後,西漢賈誼《新書‧連語》中有「紂損天下,自箸而始」的評說。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有「紂為象箸而箕子唏」的記述。東漢的王充《論衡‧感虛》也有關於「紂為象箸」的記載。他們從多方面證實了韓非所說之事是可信的(但「紂為象箸」並不是指年代最早的筷子),也表明了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習慣已經有數千年了,成為中華民族進食方式的一大特色。

就文物而言,我國在考古發掘所獲得的數量可觀的古箸中,已發現不少屬商代中晚期的箸文物。

在中國黃河流域,1934年至1935年間,安陽陰墟侯家莊考古發掘時,在墓中曾出土有商代青銅箸六支。據《梁思永考古論文集》中所載的《陰墟發掘展覽目錄》,這六支青銅箸是接柄使用的箸頭,說明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後期已有青銅箸使用,同時也為「紂為象箸」提供了證據。

隨著時代文明的演變,人們在儀禮上的規範增加,自古以來,箸的使用有許多習慣性禮儀,這些大都是在周代禮制社會中形成的。如人們都習慣用右手執筷子,《禮記‧內則》中就有「子能食食,敎以右手」之說,明言當孩子長到能自己進食時,要敎他用右手用箸。至於為什麼一定要用右手執箸,可能和周時進食禮儀有關。如《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饌,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需用箸進食的羹放在人的右側,所以一定得用右手執箸,這樣進食更方便。這個用右手執箸的傳統,可謂根深蒂固。

需要為發明之母」,當人類的生活進入穩定的狀態,就會開始發展其他的需求,因為有需求就會嘗試去開發新的事物;如同人類的飲食方式,從剛開始順其自然地用手取食,對於烹煮方式也比較不講究,到了成熟階段,用火的開始,有陶烹、熟食,不再適宜用手取食,食物也變的更精緻了,因此,發明更先進的用匕與箸進食,改變了原有的飲食方式。而中國是個重禮教的社會,至周代時更發展出不同的禮儀規範來約束人民,讓人民的生活更有秩序,當然有些適用的規範仍沿用至今,至於太過繁瑣不適用的就漸漸被淘汰了!這也讓中國樹立幾千年的規範屹立不搖,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依歸及生活的常態。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千年來,中國人使用筷子遍嚐了人間美味,創造世界上獨樹一格的中華飲食文化。同樣,豐富多彩的中華食文化又反過來促成中國箸文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使得小小兩根筷子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美好的情趣。

神奇的「兩根小棍」展示的特殊功能,促進了中國烹調技術不斷精細化的民族風格的形成。許多研究中華食文化的專家都認為,漢代前後是我國食文化民族風格的奠基時期,而從這一時期起,已增多了細碎分割原料的菜餚品種。烹調方法也因之包括了蒸、煮、燒、烤、炙、熗、煨、煎、悶、拌、涮、醉、糟、滷等十多種。顯然,這些類別的食餚,都不宜用手抓食和用匕取食,這就為箸的廣泛使用奠定了物質基礎。其後,南北朝廣泛使用了釜、鐺等鐵質烹調器。入唐以後,「炒」的技法普遍使用,這就使得烹調手段進步靈活,而使餚品更趨精細。兩宋時,已出現了多達數百種的餚饌名目。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中國飲食文化進入鼎盛期,既便於操作又富變化的眾多烹飪工具的發明及花樣翻新,匠心獨具的烹調技法推廣,使中國菜餚在細緻、精美兩個方面更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中國「四大名菜」數以千計的餚品,無不以「刀功」取勝,正是精細化的顯明標誌。因而,只有筷子,才能既便於任意拆分、拾取各種較大形態的食物,又可以隨意捻取塊、條、絲、丁、片、末等經過精細加工的食物。可見,一方面是中國傳統的烹調方法為箸的使用創造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箸的使用促成了中國餚品不斷求精、求細的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的飲食審美觀對箸的使用和型態變化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歷來,中國飲食以「味美」作為主要追求。《禮記‧中庸》提出了「人莫不飲食也,鮮能之味也」的苛求。由於歷代上層社會的提倡,知味、辨味、品味、求味成為傳統的飲食審美的重要環節。因此,只有箸才能把進食者的意願指向「美味」的最精微之點而探其究竟,進食者也只有用箸才能把所有餚饌分辨為一個個「味點」而加以集結概括,形成為味「美」的規律性感受。筷子,既是國人飲食審美的工具,又是追求「味美」的創造物

中國的菜餚講究多樣的烹調技巧,在精細的雕琢下發展出種類繁複的菜系,也由於中國人使用筷子進食,才能更仔細品嚐刀功細緻的佳餚。相較之下,西方所發展出來的速食文化,制式化的口味與包裝,雖然便於取食,但卻少了用筷子細細分食的步驟,更無法吃出餐點的品味。這也是中國菜餚越來越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但能嘗試到煎、煮、炒、炸、燉、蒸等不同烹飪方法所做出的菜餚,中國菜師傅所倚靠的是純熟的烹煮經驗而非制式的計時料理方式,所呈現的美味也異於西方。除了享用餐點的美味,如何享用亦成為西方人的挑戰---學習拿筷子。運用槓桿原理使用筷子,體現了手指的靈巧度,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能拿好筷子,也許長大後,我們對於拿筷子這件事都習以為常,但我想,這是每個人從小都曾用心琢磨的過程。筷子的出現不僅讓飲食的烹調手法精細,同時也讓我們能更細緻的品嘗美食,仔細的了解菜餚的口味,筷子的使用也訓練我們手眼的明快與巧智,不得不敬佩老祖宗所留下的智慧用心。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匕匙及刀叉食具,炎黃子孫用筷子進食,而沒有發展成手食文化或刀叉文化,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取決於自古以來的粒食傳統。從《尚書》等古籍和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文化遺存所反映的古代情況來看,中國在遠古時代,也存在著漁獵和農耕兩種文化型態。也許由於黃河、長江、珠江這三大流域的適宜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中華民族的先民們過早地進入比較成熟的農耕文化型態。由於農耕比漁獵更容易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這就決定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便是其粒食傳統。

      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黃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以小米等糧食為主食,另一發源地的長江流域則以水稻為主食。這兩種糧食去殼比較容易,所得的米粒大小適宜,不需要粉碎即可烹煮。而麥類糧食的表皮結構緊密,若不加粉碎,直接烹煮所得的食品在口感上明顯劣於前者,這大概便是中國粒食傳統的主要原因。

      用顆粒狀態的糧食加水烹製得的食品主要形式是飯和粥,飯可以比較方便抓食,而粥就必須藉助於一定的進食工具。古代曾用過匕,但在古代匕的形制不同於今天的餐匙或調羹,基本上是一種平面的骨片或木片,用它們舀取湯和粒兼有的粥並不方便,所以很快就讓位於專門用於夾羹菜的箸了!

      其次是因為喜愛熱食的飲食習慣。中國人的熱食習慣,可算是與生俱來的,並不單純是烹調技術的問題,其間還涉及文化背景,甚至還有中國人的消化生理特徵問題。

      從文化背景上分析,中國人很重視禮儀,特別是在先秦儒家的倡導下,很早就有一套系統的生活規範,其中包括飲食禮儀。這種飲食禮儀,多數脫胎於古代的祭祀活動。食物供獻在中國人敬祀鬼神的儀式中是重要的內容,不同於西方僅獻上一束鮮花的方式。照例,鬼神只吸收供奉食物的精神要素,這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便體現為烹飪食品所散發的熱蒸氣,加之中國古代哲學中有一個相當普遍的概念叫做「氣」,從而造成人們視熱食為禮食,而禮食則是大家普遍追求的目標,追求的最簡便的方法便是「趁熱吃」。

      關於中國人的消化生理特徵,根據現代解剖學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消化系統細微結構並不相同,各種消化系統之間的形態結構與組織結構也有差異。因此,東方人和西方人對食物的營養要求及風味要求自然會產生差異。

      為了適應這種文化背景,滿足消化生理上的需要,中國烹飪必然會以自己的技藝創造人們所喜愛的熱食。而熱食,特別是帶有油脂和湯汁的熱食,並不好用手抓食。甚至,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整體性原則指導著中國烹飪技術,使得中餐菜餚非常講究其藝術造型,在某些情況下,亦不便於使用刀叉。

      第三是因為盛、食兩用的食具---飯碗。對於使用筷子吃飯的東方人來說,飯碗是基本的配套食具。

      如前所述,粒食與熱食有利於箸的推廣使用。但箸對於極稀的湯汁卻無能為力,還應該配上勺子或餐匙,考古中也確實發現過它們,但卻沒有像筷子那樣應用的廣泛,探究其原因是中國人的飯碗兼具盛放和進食兩種用途,甚至可以代替酒杯或茶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與中國人早以發明瓷器有關。眾所皆知,陶器較普遍,而瓷器則是中國人祖先獨特的創造,英語裡中國國名「China」與瓷器同名。用瓷器飯碗比用陶器製品輕巧美觀,器壁厚度亦大大降低,因此以口就碗而啜飲,毫不感到困難。中國的原始瓷器發現於龍山文化的遺存中,殷商時代的白陶證實人們對高岭土的使用。因此,在人們普遍用筷子吃飯的時候,用比較粗糙的瓷碗亦已經相當普及了。

      氣候因素決定中國人粒食傳統,主要形式是飯和粥,由於用平面的骨片和木片舀取有湯粒的粥不靈便,於是箸就代之而起。敬祀鬼神的飲食禮儀使得人們視熱食為禮食,而帶有湯汁、油脂的熱食不好用手抓食,且中華菜餚相當講究藝術造型,在某些情況下,便不適合使用刀叉。盛、食兩用的飯碗與筷子為互相配套的食具,形影不離。因此粒食、熱食、飯碗這三項成為中華民族使用筷子吃飯的原因。若不是這些飲食傳統和習慣,恐怕我們會與游牧民族一樣用刀割食或像印度人用手取食;老祖宗遺留下的智慧,使我們的飲食方式更加優雅,同時,正確理解和認識筷子對人智力發育的作用是宏揚箸文化的一項重要任務,引導和教育下一代正確使用筷子,應是中國人的一項責任。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箸是中國古代文明世界的發明創造。小小兩根棍,通過手的動作,精妙絕倫地表現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延伸了手指的功能,反應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明。從先秦及兩漢典及所載和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古箸表明,中國人使用筷子作為食具的習慣,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筷子和右手構成一種獨特而其妙的現象,成為中華民族進食方式的一大特色,且成為傳統,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

      箸的獨創,不僅為獨樹一格的中華時文化提供了重要構件,而且與華夏民族文化心理及歷代中國社會部分社會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發展有著諸多方面的密切聯繫。箸文化是眾方薈萃的華夏文明園地裡的一枝挺秀奇葩。中國箸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應享有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它是中華民族鮮明的文化特徵之一,也是包括許多亞洲國家在內的華食文化圈共同的文化特徵這早已是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東南亞地區等許多亞洲人的共識,甚至也為西方人所確認。

      箸文化能被承認為一個文化門類,是其積累了幾千年的廣博內涵所確定的。箸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從某種意義而論就是一部形象、生動、系統的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

        箸文化是中國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它不僅屬於中國歷史,而且也屬於中國的今天和未來。箸文化的豐厚蘊涵與廣泛的社會功能,遠遠超出進食器和食文化的範疇。人們已逐漸認識到,箸文化不應從屬於食文化,而應列為自成體系的文化門類才符合歷史實際。

yuan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